舍小家 为大家 ——记通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区第一梯队医生
一场厚重的大雪过后,通辽刚刚透了一口气。“新冠”的铁蹄又踏进了通辽的大门,作为定点收治医院,我们第一时间接到了上级的命令。时间就是生命,疫情就是号角,救治病人就是医生的责任。凌晨三点多,清空门诊楼的我,回家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衣物准备进入隔离病房。当我拉着行李箱悄悄开门的时候,“妈妈!”一声清脆声音冲进耳朵,我猛然回头,姑娘站在楼梯上,一双黑溜溜的小眼睛深深的看着我,是不舍,是担心,是留恋。“妈妈,要好好的啊!我和爸爸在家等你呦!”顺手还比了一个“心”。我鼻子一酸,但还是佯装淡定的回了一个“OK”的手势说“一定好好的,赶紧回去睡吧”。说完我夺门而出,不争气的眼泪流了下来,本以为工作这么多年见惯了生死离别,本以为早已经铜墙铁壁,却没有抵过女儿的一句叮嘱。进入隔离区,一直在忙碌,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,作为小组负责任人之一,自知责任重大,所以任何事情不敢大意。
忙忙碌碌时间过的好快。今天查完房后,郭大夫接到家里视频,视频里一双儿女齐声问“爸爸,你多时回来呀,我们都想你了”,郭大夫铮铮铁汉,话没开口,眼圈泛红,我们大家赶紧七嘴八舌活跃气氛。 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,却怕父母那担心的眼神,怕孩子那一声声期待的追问。自从当了医生那天起,治病救人的使命就刻在了心里。现在疫情全国泛滥,我们更是义不容辞。
11月28日晚上22点,正准备睡觉的焦洪波主任接到了医院的通知,科尔沁区有新冠确诊病人,第一梯队要马上进入隔离病房,你负责通知梯队的人员立即到医院。接到电话后,作为第一梯队的队长,已经是第二次进入隔离病房,但听到消息第一反应还是觉事情来得太突然了,虽然早有心理准备,但是家里年近八旬的父母谁来照看,姐弟三人只有她一个人在父母身边,老父亲患有肺癌,靠靶向药物和中药维持治疗,还要定期更换尿管。边快速的整理收拾用物,边和爱人说,“我的老爹老妈就指着你照顾了”,“放心吧,这么多年照顾你,照顾孩子和老人我都习以为常了”,是啊,她不是一个好妈妈,翻开相册,陪伴儿子旅游的照片里,大多是父子同框,儿子身边总是缺少妈妈的身影…“别紧张,24年的老大夫了,有啥怕的”。爱人给她鼓劲。是的,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,就是选择了责任,选择了应对突发,应对困难。被爱人送到单位后,她迅速投入到科室紧张的工作中,带领高峨医生亲自把两个病人接进病房,问诊,报卡,下医嘱,安排病人检查,会诊,修改诊断,修改医嘱,安排医生的排班,答复各种问题,电话不知接了多少个,所有工作安排下来已经到29日中午了,当放松下来的时候,疲惫油然而生。新冠在全球已经持续将近两年时间,病毒不断变异,越来越狡猾,降低病死率,严防发生院内感染是防控的重点,作为队长,她深感责任重大,压力山大,她一遍一遍提醒梯队的每个人做好防护,不能有任何疏忽,仔细观察患者病情,发现问题及时处置,每个人都要安全的下线,顺利完成救治任务。
李新医生,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隔离区唯一的中医大夫,每天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看舌象,开方抓药。戴成德、苏和巴特尔、欧格尔、郭海兵四位男医生工作之余还当起了力工,帮科室里挪动重物,打扫卫生,还时不时来个小段子活跃一下气氛。高峨医生主动承担了科室质控培训的任务,思维敏捷,干活麻利,积极热情。
有活大家抢着干,有事大家一起商量,每个人都积极主动。这就是我们的医生团队,国家医院一声召唤,我们就整装出发,这就是我们的医生团队,都是父母的宝贝,都是儿女的爹娘,但是关键时刻我们更是人民心中的白衣天使,责任在肩,疫情面前,我们必须舍小家,为大家。这就是我们医生的团队,敢于承担,勇于向前!
- 上一篇:新冠战疫前线中的“侦察兵” 2021/12/11
- 下一篇:面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,传染病医院提醒您 2021/12/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