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院内新闻

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|每天一条!新版健康素养第14条

2024/8/8 9:24:07 点击:1203
 

2024年6月是首个全民健康素养宣传月,主题是“提素养 促健康”。


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,助力健康中国建设,国家卫生健康委对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——基本知识与技能(2015年版)》进行修订,形成了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——基本知识与技能(2024年版)》。新版健康素养66条,你掌握了吗?

每天一条


一起学习健康素养66条

13.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、打喷嚏、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。


肺结核


肺结核,医学上称为结核病,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。这种细菌主要攻击人体的肺部,但也可能感染其他器官,如淋巴结、骨骼、肾脏和大脑等。肺结核的症状包括长期咳嗽(可能带有血痰)、发热、夜间盗汗、体重减轻和乏力等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立即出现症状,有些人可能成为“潜伏性感染者”,即体内携带结核菌但不发病,这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。
飞沫传播:肺结核的隐形使者
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。当肺结核患者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或大声说话时,会释放出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小飞沫。这些飞沫能够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,被周围人吸入后,就有可能进入肺部并引发感染。尤其是在密闭、通风不良的环境中,这种传播风险会显著增加。


如何预防肺结核


1.接种疫苗:疫苗是预防儿童重症肺结核的有效手段,虽然它不能完全阻止感染,但可显著降低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


2.早期发现与治疗: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,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。因此,对于出现疑似肺结核症状的人群,应及时就医检查,并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。


3.保持室内空气流通: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,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,有助于降低结核菌在空气中的浓度,减少感染风险。


4.个人防护:在结核病患者聚集的场所,如医院、疗养院等,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吸入结核菌的机会。同时,避免与肺结核患者近距离接触,特别是当对方有咳嗽、打喷嚏等症状时。


5.增强免疫力:均衡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以及减少压力,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,从而更好地抵抗结核菌的侵袭。

来源:通辽市卫生健康委宣传科